《红楼梦》中探春的悲剧结局是流放

作者:王君廷、王世林、王津平
在曹雪芹的八十回《红楼梦》正钗、副钗、又副钗众女儿中,曹雪芹只亲笔为秦可卿和晴雯写出了悲剧的结局。曹雪芹既然无法直接写出贾府败落的真相,包括黛玉在内的其他女儿的悲剧命运也就无从写起了。曹雪芹似乎已经预见到后人会续写他的《红楼梦》。于是,在全书中插进了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用一个章回的篇幅,构建了贾府“……家业凋零……金银散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悲剧结局的基本框架。在这样大的框架下面,有重点地大致演示了十几位女儿的悲剧结局。不管是谁在续书时如果曲解了曹雪芹的原意,都不会得到读者认同的。这正是曹雪芹的高明之处。

一、红学界对探春悲剧结局的误解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红学研究中有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在高鹗的续书中,把探春的悲剧结局设计为远嫁,整个红学界也都顺着高鹗的这个思路进行研究,几乎没有什么不同意见。以至于各种书刊、影视作品都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再创作,对广大读者和观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没有人出来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现象充分说明高鹗续的《红楼梦》后四十回对红学界和普通读者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高鹗做出这种错误理解和设计可能是根据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一个交待:“且又官媒来求说探春等事,心里正烦(七十七回)。”加上他对探春的判词、曲词的理解,或许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笔者不再缀述。然而,高鹗设计的探春的结局正确吗?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吗?这样的设计难道就不值得质疑吗?笔者认为:高鹗设计的探春的结局是完全错误的,是完全违背了曹雪芹原意的,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二、破解曹雪芹设计的探春悲剧结局之谜

曹雪芹在判词和曲词中对探春的悲剧结局是这样描述的:“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第五回)

曹雪芹为探春创作的判词曲词及诗词毫无喜庆之意,其总体气氛是非常悲凉的。比如:“清明涕泣”、“一帆风雨”、“莫向东风怨别离”等词句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凄凄、惨惨、戚戚”的。那么,曹雪芹设计的探春的结局是远嫁吗?探春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探春的结局在《红楼梦》中的作用如何?

高鹗续书探春的结局为远嫁。试问:“抛”是扔的意思,“闪”是甩的意思。探春若是远嫁,贵族官宦之家的媳妇回趟娘家也不是什么难事。语言大师曹雪芹怎么会误用“抛闪”之词?怎么会说把亲人和家园都扔掉甩掉,再也回不来了?女儿出嫁到再远的地方,也是一桩喜事,爹娘怎么会悲切得“损残年”即损寿的程度?若是远嫁,怎么会涉及到(途)“穷”和“通”(达)这样关乎官员命运的话题?还做出“皆有定”,“岂无缘”这样悲观缩命自我安慰式的解释。若是远嫁,“莫牵连”就更文不对题,更讲不通了。一位远嫁的贵族小姐怎么会无缘无故地祈盼“莫牵连”上娘家呢?

曹雪芹设计的探春悲剧结局应当是随获罪的夫家流放。

得出这样结论的依据:请看唐朝的韩愈因一桩历史公案而写的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唐朝尊崇佛教,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要去躬迎佛骨,刑部侍郎韩愈上《谏佛骨表》进行劝阻,触怒了宪宗,要处死韩愈,幸亏宰相裴度等大臣苦苦相劝,宪宗改判韩愈流放潮州,韩愈早晨上书,晚上就接到圣旨被流放,紧接着冒着大雪被迫走上八千里的流放之路。

探春的曲词、判词与韩愈因这桩历史公案而写的诗竟有四处惊人的相似!

探春的曲词、判词:“一帆……路三千,……损残年……江边望”

韩愈因流放作的诗:“一封……路八千,……惜残年……瘴江边”

探春的曲词“一帆风雨路三千,”正是韩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缩写,曲词“损残年”暗合了韩诗的“惜残年。”探春的“判词“清明涕泣江边望”暗合了韩愈诗的“好收吾骨瘴江边”。

曹雪芹这样设计的用意何在?曹雪芹暗示,探春和韩愈的命运是相似的,获罪流放。而判词上的画“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和曲词“告爹娘,休将儿悬念”暗示贾府只有探春一个人被流放。贾府没有获罪,贾府的一个小姐又怎么会被流放呢?有一个可能,探春嫁到了同样是贵族或官宦之家后,夫家获罪被流放,探春作为媳妇只能随之而去。判词“清明涕泣江边望”暗合韩诗“好收吾骨瘴江边。”暗示探春夫家没有韩愈幸运,有人死于政治惨变。而“告爹娘……”是探春向宝玉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及嘱托。又暗示宝玉有可能冒着被牵连的风险,亲自去为探春送行。

曹雪芹用曲词、判词暗示了探春悲剧结局,正确的破解应当是:“探春在夫家经历了‘一帆(番)’获罪的‘风雨’后,随着走上了‘路三千’的流放之路。把娘家的亲人和家园都一齐扔了甩了,不可能再回来了。她让转告诉爹娘,不要悬念女儿,过度悲痛会损寿的。从古到今官宦的途穷和通达都是有定数的,离合悲欢怎么会没有因缘?从现在开始两地分离,各自保住平安吧。我走了,但愿别牵连上娘家。”“探春虽然才华能力出众,志向高远,但她生于贾府的末世,祖上的好运气已经消耗尽了。清明哭祭过亲人后,她站在江边望着千里远的家乡,过去大观园里的生活象梦一样是那么的遥远。”
封建社会一人获罪诛连九族甚至十族是司空见惯的事。“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十三回)。”“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第四回)”探春随获罪的夫家流放去后不久,贾府的恶运随之而来,悲剧命运也就不可避免地降临到大观园诸女儿头上了。

而且探春的结局应当是与元春的结局互为先后,曹雪芹借秦可卿的:“三春去后诸芳尽,”已经预示:探春的悲剧结局,正是贾府败落、众女儿悲剧命运的开端。在《红楼梦》中,是有着非常关键和至关重要作用的事件。曹雪芹如果写八十回以后的内容,探春的悲剧结局可能在八十一或八十二回就开始了。而且,她的悲剧来得非常突然,卒不及防,而且迅速牵连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曹雪芹笔下的探春,在元春让姐妹们制灯谜时,她就了制了一个风筝的谜面:“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二十二回)”预示了探春的悲剧结局,就象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了。

三、正确破解探春悲剧结局的意义

正确破解探春的悲剧结局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证明了高鹗续写的《红楼梦》误解了曹雪芹的原意,是完全错误的;二、证明了八十回的《红楼梦》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在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狱”残酷的文网压迫下,曹雪芹不可能再写出八十回以后的内容;三、证明了贾府的败落与清王朝统治集团上层的争斗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欺幼主刁奴蓄险心”和“惑奸谗抄检大观园”二个典型事件,一方面极力赞赏探春的才华。更重要的是,将贾府的获罪败落与清王朝统治集团上层的争斗联系在了一起。
“抄检大观园”事件,实质是王夫人在大观园内发起的一场较大规模的扫黄行动。事件的起因是“绣春囊”事件。王夫人制造了几起冤假错案。然而,探春说出的话却惊心动魄:“……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死不了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七十四回)”好厉害的曹雪芹!借探春之口,把贾府的抄检与甄府的抄家这两件本来毫不相干并且性质完全不同的事件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预示了贾府遭遇了政治惨变;预示了贾府败落之时,内部自相残杀的惨痛结局。

雍正为曹雪芹家族定的罪名是:“巨额亏空”、“骚扰驿站”。但获罪的真正原因肯定是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曹府参与了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并站在了雍正对立面的一方。王熙凤向王夫人建议:“以查赌为由……趁此机会拿个错撵出去配了人。一则保得住没有别的事,二则也省些用度。”到了探春那里她对外宣传的却是:“……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但抄检大观园的真正起因是“绣春囊”事件。

四、客观评价高鹗设计探春结局之功

高鹗笔下的探春远嫁,之所以迷惑了广大读者和红学界二百多年,是因为他的设计似乎合情合理。高鹗对探春远嫁是这样描述的,由贾政作主许配给周琼之子。周琼与贾政原来同在京为官,后来周琼调任镇守海门,贾政升职外派到江西粮道衙门,收到周琼为儿子求亲的信:“贾政看了,心想‘儿女姻缘果然有一定的。旧年因见他就了京职,又是同乡的人,素来相好,又见他那孩子长得好,在席间原提起这件事。因未说定,也没有与他们说起。后来他调了海疆,大家也不说了。不料我今升任在此,他写书来问。我看起门户,却也相当,与探春到也相配。但是我并未带家眷,只可写字与他商议。’”(九十九回)“宝钗在贾母屋里听得王夫人告诉老太太要聘探春一事。贾母说道:‘既是同乡的人,很好。只是听见说那孩子到过我们家里,怎么你老爷没有提起?’王夫人道“‘连我们也不知道。’贾母道:‘好是好,只是道儿太远。虽然老爷在那里,倘或将来老爷调任,可不是我们孩子太单?’王夫人道:‘两家都是作官的,也是拿不定。或者那边还调进来;即不然,终有个落叶归根。况且老爷既在那里做官,上司已经说了,好意思不给么?想来老爷的主意定了,只是不敢作主,故遣人来回老太太的。’贾母道:‘你们愿意更好,但是三丫头这一去了,不知三年二年那边可能回家?若再迟了,恐怕我赶不上再见他一面了!’说着掉下泪来。(一百回)”宝玉知道后大哭一场。“难舍难分。探春倒将纲常大体的话说的宝玉始而低头不语,后来转悲作喜,似有醒悟之意。于是探春放心辞别众人,竟上轿登程,水舟陆车而去。”后来贾政来信说:“探春于某日到了任所,择了某日吉时,送了你妹子到了海疆,路上风恬浪静,全家不必挂念。(一百二回)”更荒唐的是,高鹗竟然又在续书中设计了贾政走水路送贾母的灵柩回乡,得知探春随夫家奉诏回京(一百十八回),探春到京回家,“出挑的比先前更好了。”探春的夫家因在海疆靖寇有功,“圣心大悦,命九卿叙功议赏。(一百十九回)”这样的设计就更加违背曹雪芹的原意,更加荒诞了。

虽然高鹗对探春结局的设计是错误的,但正是由于这样错误的设计,却使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当时“文字狱”的恶劣环境下得以保存并流传开来。高鹗续书之功劳也就在这里。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