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先生在研究方法上的错误——在红楼梦第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

作者:冯沅君
对于俞平伯先生在红楼梦研究中的错误,近来有不少人写文章加以揭发和批判。他的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中了胡适所散布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的毒。现在我就他在研究方法上的毛病,略为说明。

他的研究方法是非科学的,是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主要表现在两点上:第一是他不承认事物间的矛盾。最突出的例子是他对曹雪芹对待黛玉与宝钗的看法。他在“红楼梦研究”里说:

且书中钗、黛每每并提,若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极其妙,莫能相下。必如此方极情场之盛,必如此方尽文章之妙。若宝钗稀糟,黛玉又岂有身分之可言。与事实既不符,与文情亦不合。雪芹何所取而非如此做不可呢?(页一一二“作者的态度”。)

但是我们知道,黛玉和宝钗这两个形象正代表着当时两种人物。黛玉是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的叛逆者,而宝钗却是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的拥护者。贾宝玉本人当然属于叛逆者的类型的。这样明显的事实,俞先生难道真的看不见,偏要说她们在宝玉心目中是平等的,说作者对待她们也是平等的。这不是故意抹煞矛盾吗?

老实说,红楼梦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我们,客观事物发展中不可能没有矛盾。伟大的作品常常在与巨大的社会变革有关的时代出现,这时候社会上的矛盾表现得最尖锐。因此,贯穿在全书中的,首先是作者本身思想上进步一面与落后一面的矛盾,是作者的思想与当时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腐朽思想中间的矛盾;其次是这些矛盾反映到人物与故事中而体现出来的复杂错综的大小矛盾。在红楼梦里边,主要人物与主要人物间,次要人物与次要人物间,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间,随处都存在着矛盾。站在宝钗一边的有贾母、王夫人、王熙凤一群人;和黛玉同样受到迫害的有晴雯、司棋、尤三姐等人。除了正统派与叛逆者之间的对立外,红楼梦里随时随地都描绘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第四十四回写出凤姐与平儿之间有时合作,有时对立的情况,如第五十九回写出大观园里一些丫头老妈之间的纠纷。曹雪芹以他的卓越的现实主义手法,深入地、全面地反映出封建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本质的东西。这是红楼梦最成功的地方,却正是俞先生最忽视的地方。

俞先生研究方法的第二个严重的错误是:他不承认客观事物的彼此间的联系性,孤立地看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事物,任何现象,如果把它孤独地拿来看,那它就成为不可理解的东西;如果把它看作与周围条件没有联系的,彼此隔离的,那么就变成毫无意义的东西了。万事万物都不是彼此不相依赖的偶然的堆积,而是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互相约制,互相渗透: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所揭示的客观真理。把这真理应用到古典文学的研究上是完全必要的。譬如号称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如果我们不联系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不了解当时市人阶层以空前活跃的姿态出现在历史上,那么我们便不能认识到这部以某一个恶霸式的商人为主脚,从而反映出商人与官僚地主阶级相勾结的明代社会面目的艺术价值。不仅对金瓶梅如此,对任何不朽的杰作,如果把它和周围的条件都割断了联系,必然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俞先生所犯的,正是这个毛病。

红楼梦产生在鸦片战争前八十年,那时候正是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快要崩溃的前夜,阶级矛盾已经发展到最尖锐的阶段。俞先生却抹煞了这一点,只把它当作曹雪芹个人事迹的记录,所以说:

(1)红楼梦是感叹自己身世的。……(2)红楼梦是情场忏悔而作的。……(3)红楼梦是为十二钗作本传的。(页一○五“作者的态度”。)

这正是胡适在“红楼梦考证”里所说的“红楼梦是曹雪芹的真事隐去的自叙,……只是老老实实的描写这一个坐吃山空,树倒猢狲散的自然趋势”的老话的发展。俞先生不仅把贾家的盛衰与当时整个封建社会日益没落的事实隔离开来,而且在对宝玉与黛玉的恋爱关系上也是孤立起来看待的。他认为黛玉与宝钗都是才貌双全的少女,宝玉应该一视同仁,而没有把恋爱和思想意识联系起来看,没有认识到宝玉的思想和黛玉完全一致,而和宝钗却是彼此对立的。他看不见社会现象间的联系,只是在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里兜圈子,所以越研究越胡涂了。

总之,俞先生研究红楼梦,抹煞了事物间的矛盾,也抹煞了事物间的联系。他的研究方法是胡适所传播的反动实验主义的方法,完全是主观唯心论的错误方法。这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的方法毫无共同之点。不过我们自己过去也犯过同样的错误,所以在批判俞先生的时候,应该深自警惕,以免重蹈覆辙。

《文史哲五十年全文库(1951-2002)》1955年第1期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