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触人心 诗心动人情──李绅《悯农》与杨万里《悯农》比较谈

作者:郭志明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悯农》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城闰添长。

──杨万里《悯农》

李绅和杨万里不是同时代人,李在唐朝杨在宋。两者都曾是朝廷命官。李绅在唐朝元和间中进士,曾触怒权贵下狱。唐武宗李炎在位,他曾被拜为宰相,出任淮南节度使。而杨万里在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在高宗、孝宗、光宗三朝,历任永州零陵丞、太常丞、广东提典刑狱、秘书监、江东转运副使等职,宁宗时,以宝谟阁学士致仕。这两个人身上有着共同的可贵品质,这就是不为一己之荣而忘乎所以,而是关心民生疾苦,同情下层百姓,表现出可敬的“民本”思想。他们两人同题的《悯农》诗,就表现了他们共同的思想品质。而共同的认识,使这两首诗就有了共同的主题。

李绅的《悯农》,第一首虽然只写了烈日当空下,农民挥汗劳作的场面,发表了粮食来之不易的感叹,但通过“锄禾”情景,通过“粒粒皆辛苦”的议论,人们自然可以想见农民的疾苦,感受作者的“悯农”之情;第二首表达题旨则比较直接。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朝廷权势日渐削弱,于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既要受中央政权的控制剥削,又要被地方割据势力压榨掠夺,双重的压迫,使他们饥寒交迫,于是,农夫饿死田头、白骨露野的悲惨情景就在当前出现。李绅作为一个政治上有远见、生活上比较接近人民的诗人,就把这种生活画面摄入诗中,用诗歌反映出阶级对立。瞧,农民已经勤劳之至,四海之内已无闲地,但是仍避免不了饿死的命运。诗人站在老百姓一边,如实地将事实用诗歌表现出来,表现出了思想的进步。杨万里的《悯农》诗,先再现了灾年情景:稻遇旱情,麦遭霜冻。平时已是朝不保夕的农民,现在的生活可想而知。接着诗人又告诉人们:灾年又逢闰月,闰月之年无形中又增加了受煎熬的三十个日夜,真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可想而知,农家的灾难何其深沉,农民的痛苦多么严重!现在看三首诗,虽然作者生活年代相隔几百年(李绅:772─846;杨万里:1127─1206),但其关心民瘼的思想却一致,写出的《悯农》诗,主题也就基本相同。

三首诗在主题上表现出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其题旨都比较浮浅。他们能站在农民一边,反映其痛苦,表现对农民命运的恻隐之心,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他们是能反映现实,却不能分析现实,指出农民舛运的根源。李绅的《悯农》,能推出“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画面已经是很勇敢、很了不起了,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实,为什么农民苦到极点却仍脱不了“饿死”的厄运,对此,作者没能思考,可能也思考不出。同样,杨万里的《悯农》叹惜百姓苦,也只是落脚在灾荒、闰月上,似乎农民所以苦,就是因为年辰不好、闰月不好。由此产生的感情,自然就只能停留在对遭受不幸者的同情上。当然,诗的认识的局限主要是由时代和其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同时,又为其诗作思想意义的肤浅而感到惋惜!

这三首诗对读者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这除了其思想性强以外,其艺术上的功夫,也是很深厚的。就写作技法而言,三首诗各有特色,又有共同特点。这种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事实说话。恩格斯曾经说过:“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①三首诗,都如实反映了当时的客观事实,通过这种反映来表现作者的倾向,而不作过多的议论,即使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议论,也非常注意形象性,而绝无空洞之嫌。李绅的两首《悯农》,第一首叙述了农民顶着烈日不辍劳作的事实,让读者看到他们的辛勤,悟到作者的怜惜之心;第二首叙述了一方面荒地全开垦、到处植庄稼,另一方面,农民却食不果腹、抛尸露天的事实,告诉人们农民生活的水深火热,表现自己不忍目睹的复杂心理。而杨万里的诗则摆了这样的事实:年景不好、灾害接踵,而且又逢闰月,农民受熬日期自然延长,诗人为农夫的度日如年而揪心,读者亦在内心感到沉重的压抑……三首诗就是这样,作者不多说什么,不发表过多的议论,通过直观性的叙述,现示意图,这就使诗歌的题旨表现得很直接,也很有力。二是以画面感人。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叙述事实时,十分注意以诗歌“形象性”的特点,描绘画面,以画意来感染读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农村耕作者辛勤劳动的最典型的画面:“锄禾”,是指在种着谷物的田里锄土、松土,“日当午”,则从高处、从广阔的背景上衬托出“锄禾”的形象,突出劳动环境和条件的艰苦。这幅“日午锄禾图”,有人有背景,形象生动,主题非常突出。读者看到烈日当空,农民中午不能休息,劳动不止,流汗不息,心灵不能不引起震撼。“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是一幅巨大的图画,画面上,有无边的绿野,也有暴陈的饿尸,这鲜明的对比,既动人心魄,又引人深思。杨万里的诗则描绘了一幅“灾田荒野图”,画面上,稻谷该黄不黄,荞麦空花被霜,一派荒景揪人心,农夫命运引人愁……纵观三首歌,各绘一幅画,画面凄惨,幅幅心寒。形象的画面孕含着作者的诗心,作者的诗心又感应起读者的心灵。

尽管李诗和杨诗主题相似、手法相近,但它们毕竟有其独特之处。细细吟诵三首诗,我们不难发现,每首诗都有其鲜明的个性。李绅的《悯农》第一首,功在浅显,意则深远。诗人以“劝诫”为旨,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要备加珍惜,于是便以非常通俗明畅浅显的语言,让读者看到劳动的艰辛,由此推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劝告语,可以说是用心良苦,语重心长。正因此,这首诗得到人们的广泛欣赏,流传很广、传诵久长,至今已成为妇孺皆知的至理名言。第二首则突出运用了对比手法。“春种一粒”与“秋收万颗”对举,用夸张语言说明遇到丰年,土地给农民的丰厚报酬,田里获得大丰收;然后,诗人又将丰收之象、四海无闲田之景与“农夫犹饿死”现实对比,说明农民遭遇之惨,繁重的赋税、层层的盘剥,使农夫陷入悲惨的境地,荒年也好,丰年也好,他们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对比产生的效力是巨大的,主题产生的震撼是铭人心骨的。杨万里的《悯农》则用层层渲染、步步加深的写法:水稻遇到旱灾,粮食产量锐减,这是农民一层之苦;不怕干旱的荞麦却遇上早寒霜冻,结果“空花”无收,百姓本已艰难的生活又添新的困难,这是二层之苦;荒年农民已作好忍饥挨饿“度残岁”的准备,可又偏偏遇上闰月之年,农民要挨过灾年就更难了,这是三层之苦。杨万里就是这样渐渐蓄势,将农民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将悯农之情抒发得酣畅之极。

【注释】

①恩格斯:《致敏·考茨基》,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85页。

(本文作者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郭志明;本文收入由王美春与郭志明合著的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一书)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