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与自然完美契合的典范——《渔歌子》与《山中问答》对比

作者:李正兵、陈立宏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轻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张志和的《渔歌子》与李白的《山中问答》都以清新质朴的语言、悠然舒缓的节奏,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深挚爱恋,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讴歌。具体说来,这两首诗有以下方面的共同点:

一、从感情基调上看,两诗都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极度困倦和对隐居生活的无限热爱。人在社会上生存,难免会和社会群体发生联系。而当个体存在同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出现冲突时,为了保持个体精神的纯洁和独立,诗人往往离群索居,逃避外在因素的侵扰,选择一种独自存在的道路。李白和张志和都曾做过官,都曾有过“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抱负,都曾对彼岸之理想境界怀有热切追求之渴望。然而官场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又使诗人的理想沦落为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最后,他们都不得不把山水作为抚慰自己心灵的一帖良药,这就使得两人都写出了许多寄情山水的优秀诗篇。《渔歌子》和《山中答问》两诗,诗人都在他们为自己营构的精神家园里,获得了身心的自由和精神的抚慰,并领悟到了大自然的真趣。

二、从写作技巧上看,两诗都运用了类似中国水墨画的写意手法,使诗歌呈现出虚实结合的空白美。张志和在《渔歌子》中仅摄取了西塞山前的几处客观景象(白鹭、肥鱼、桃花、流水、斜风、细雨以及披蓑戴笠的渔父),却留下了大量的主观情境的虚空,让读者去进行符合自己读解方式的想象与填充。《山中答问》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也只随意点染了几处景象,但是诗人用笔却有虚有实,实处形象可感,虚处令人遐想,虚实映照,意境深远,诗情画意达到了高度融合。著名学者宗白华先生说:“中国诗词文章里都着重这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手法,使诗境、词境里面有空间,有荡漾,”传达出“空灵动荡的意境”。的确,上述两诗中空白艺术的运用,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意义留空,它们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自由的艺术精神的特征。

三、从意象运用上看,两首诗都营构了“落花流水”的幽美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唐代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诗品》)明代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可见,意象的营构是诗词创作的焦点。综观中国古典诗词,“落花流水”多为感伤意象,主要用来衬托惆怅、孤寂的心情。如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凄迷与悲怅;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闲愁的无计消除。但这两首诗都把“落花流水”,当作令人神往的自然美来渲染,来赞叹。《渔歌子》通过“桃花流水”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渔隐之乐,点出了他“不须归”的原因;《山中答问》通过“桃花流水”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心自闲”的绝妙心境,道明了诗人“栖碧山”的根由。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