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解读:中学古典诗词研究性学习的焦点

作者:李正兵、陈立宏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唐代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诗品》)明代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可见,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古典诗词作家艺术追求的至境。因此,我们在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对其中的某些意象进行重点解读,以引导学生抵达对诗词意境及内涵的领悟和把握。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本文拟就几种最常见的意象进行解读。

一、“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故“柳”经常暗喻离别。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句,首开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全诗基调感伤,黯然销魂,不仅有执袂惜别的深情,更饱含着对友人处境的深度关注和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三句,点染出一幅萧瑟凄迷的画面,也烘托了离别者形只影单的孤零心境,使读者深感蕴含其中的离恨绵邈、悲愁难克的渺茫情怀。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如许浑“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咸阳城西楼晚眺》)诗人在愁怀无际之时登上咸阳城楼,举目四望,见依依杨柳略类江南,便想起了自己梦魂牵绕的故乡,生发出感慨大唐帝国在风雨飘摇中蹉跎岁月的无限悲愁。又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句。一个春天的夜晚,一笛饱含离愁别绪的曲调,唤起了诗人一连串具体的回忆,顿感无边的凄凉与惆怅,周身覆盖和激荡着的是一股噬心镂骨的思乡之情。

3、“柳”絮飘忽不定,故“柳”常作遣愁的凭借。 宋·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四句表现了作者满怀的愁思就像满地沐浴愁霖的青草、满城随风飘舞的柳絮,满天淅沥洒落的雨丝,遮天盖地,形象的诠释了作者此时忧愁的深刻和广泛程度。唐·刘禹锡《忆江南》“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以柔弱的柳丝在轻风中上下飘扬,向人们挥袖作别的惆怅,深刻地衬托出了抒情主人公百无聊赖虚空寂寞的闲愁心境。
二、“燕”的意象

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词人以“双飞”之燕映衬“独立”之人,构成了一幅极具反差、极其凄惋的艺术画面,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晏几道《临江仙》)。又如晏殊的“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蝶恋花》),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因为不耐寒意而飞。这里,与其说是在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在写幕中人的感觉(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而引起的寒意——源自主人公在离恨煎熬中对心上人的刻骨相思)。

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感慨和悲愤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句,既暗示了乌衣巷昔日的繁华,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又分明让读者清晰地聆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词人通过抒写对不变表象下所包含的变化的感喟,表现了对消逝中的重现,重现中的变化这种自然现象的悉悟与思索。“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姜夔《点绛唇》)。空中燕雁,象喻漂泊人生。既申发出词人面对时事变迁,国破家零的无限悲愤和苍凉的感慨,又将全词的意境提升至于哲理高度,令读者于感同身受中体味到一种声情绵渺的无尽之致。

三、“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柔情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通过对深宫秋夜的景物的逼真描绘,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又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两情相会的情意,象悠悠流水温柔而又缠绵,一夕佳期却如梦飘逝,婉转的语意中饱含无限辛酸的眼泪。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力图摆脱和超越精神藩篱和桎梏的要求和决心。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词人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不仅坦露了词人物是人非的生命感慨,也容易让读者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

四、“月”的意象

1、唐代边塞诗大多与明月有关,因而明月蕴涵边塞诗人的悲愁特质。如:“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悲怆郁愤;“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悲亢幽怨;“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的悲凉凄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的悲壮雄浑。以上诗句中,月都是作为一种语言形象出现的,起着渲染环境、突出抒情的作用,同时也实现了边塞这个空间概念由地理位置向心灵感悟的转换,从而使读者在深层的感知维度上产生共鸣。

2、月有阴晴圆缺,月携带着人类情感的基因,因而月蕴涵情感的无奈特质。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赋》)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的希冀和渴盼。深挚缠绵欲见难能的无奈情感,只能化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凄美独白,飘游在年年岁岁亘古如斯的皎洁苍穹。当然时间的月华也会冲淡和冺灭爱情的甘甜和香醇,倍增凄凉的无奈和忧伤。“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暇《江楼感旧》)。曾经花前月下的娉婷倩影,伴随岁月蹉跎而今不知零落何处,只留下丝缕酸痛汹涌在爱情失落的天际。

3、月光的腾跌在生命的时空中轮回,因而月光蕴涵时空的永恒特质。如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在词人眼里,昔日的欢娱和自由,只能在花开花谢、月圆月缺的交替与循环的现实处境中进行此生无奈的追忆和忏悔。另外,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朦胧醉意中追问“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人生哲理,从而生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从而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这一永恒的自然规律渲泄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上述四种意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诗(词)人描写这些景物不仅仅是为了摹其状态,而是借物以言情、抒怀、明志。像这样以审美的眼光对平常的事物作诗意的感悟,正昭示着中国传统文人一贯的人生态度和心灵境界。因此,将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焦点进行多维解读,实际上就是在对诗词的深层内涵进行探讨和挖掘,也是在对诗词的审美价值进行品鉴和弘扬。限于笔者的知识储备和欣赏层级,对以上意象的解读难免浅薄,期待广大读者进一步揭示、补充和完善。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