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诗以诗:解读古典诗词的一种尝试

作者:李正兵、陈立宏
有学者指出:“诗不可翻译。”这话很有道理。大多数诗歌语言含蓄隽永,意境幽深渺远,题旨辽阔宏大,试图用现代汉语来翻译诗句,必将影响诗词流芳万古的神韵。长此以往,只能导致学生想像力和领悟力的丧失,达不到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文化品位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在解诗读词的同时,保留诗词的原始韵味,避免诗歌的架空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感悟力呢?受《说文解字》、《尔雅》、《释名》等词典“字词互训”的启发,在诗词教学中,我们尝试了“教诗以诗”的方法。终于发现:“教诗以诗”,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体味诗歌的艺术形象,领悟诗词的美妙意境,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艺术境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诗词名句,可谓一举多得。

在诗词教学中,“教诗以诗”的切入点很多,举例如下:
阐释名句,解说诗词生成的人格环境。陶渊明虽然最终挂官归田,但他少壮时是有一番入世有为的思想的。“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等诗句,表明他并非无意事功。然而,从“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饮酒》),“日月掷人去,……终晓不能静”(《杂诗》)等诗句看来,诗人也曾为是否归田有过痛苦的徘徊和犹豫。但他终究没有在黑暗多歧的生命旅程上迷失自我,找到了他要走的路——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物我两忘和同构中,诗人领悟到了一种“忘言”的“真意”,如玉隐石间、如珠蕴蚌腹,在一种浓郁的山林气息和天籁梵音中找寻到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安养。“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同样以近乎乡俚的口语,信手拈来,一问一答,不假修饰而浑然天成,纯淳真情迎面扑息。钟嵘在《诗品》中评析陶诗曰:“每观其文,想其人德。”的确,我们读陶渊明的诗,能够从字里行间看到他高洁的人格操守。

比照阅读,把握诗词独特的人生感受。李煜《相见欢》一词写离愁之凄婉,可谓到了极致。如果我们非要将此词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可能影响对这首绝妙好词原汁原味的把握,且领悟不到全词所饱含的独特的情感张力。这首词备受人们称道的,是它对“离愁”的描写。“离愁”是人们内心一种抽象的情感,后主把它写得很微妙,传达了一种非常深切的人生感受,确系千古妙笔。结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倘若我们暂时回避,而转引词人其他作品中的一些名句比照理解,诸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望江南》),“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谢新恩》),“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浪淘沙》),便可窥见词人经历离愁之苦的真切体验。毋须翻译,通过比照,学生自能走近词人独特的情感世界。

转借生发,拓展诗词意境的景深维度。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许多意象经过人们感情的长期积淀,有着独特的情感内涵。学生囿于知识视野,往往不能体会其中的高情远意。适当引用相同意象的其他诗词名句,有助于扩大阅读视野。提及“杨柳”,仅用逻辑语言进行理性分析,说明杨柳总是与离愁联在一起是不够的,应进行牵连,引导学生进入“柳”的时空意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首开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忽见陌头烟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烟柳被一种千回百结的愁绪所缠绕,尽管春光无限,人们也会黯然神伤;“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诗人把别愁离恨写得缠绵悱恻,噬心镂骨。毕竟,“多情自古伤离别”。王维的“朝雨”冲得走“渭城”的“轻尘”,却冲不走诗人铭刻于心的凄苦与无奈;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烘托出了离别者的内心苦楚,使读者充分感受到蕴含其中的悲愁情怀。

指点迷津,传授诗词解读的古今评略。随着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许多理论流派对诗词作了深刻探讨,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文献资料,这其中的许多论断已经接触到诗词作品的精髓。因此,教学生读诗解词要注意传授前贤时俊关于此诗此词的中肯评介,便于学生从前人的高度把握作品。例如在教学李清照的《醉花阴》时,可引用“语情则红雨飞愁,黄花比瘦,可谓雅畅。”(柴虎臣《古今词论》);“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陈迁焯《白雨斋词话》);“‘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在教学苏轼《水调歌头》时,可引用“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明月几时有’一词,画家大斧皱,书家劈窠体也”(卓人月《词统》)等等。

把诗词名句引入古诗词教学,方式和途径还有很多,导入新课、简介作者生平、归纳艺术特色等都可以用诗词来替代枯燥的讲解。

总之,要努力创造一个诗意的氛围,引导学生步入一个美不胜收、妙不可言的艺术境界。需要说明的是,“教诗以诗”必须遵循“有关”、“有度”的原则,不能为了引用而引用,所引诗句必须与解读课文有密切的联系,对理解诗词有明显的帮助,不能喧宾夺主,越引越繁。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