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喜非喜”和“似睁非睁”——试论林黛玉的眼睛

作者:李贤良
在人物肖像描写中,眼睛的描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顶峰,被誉为“千古奇文”,而其主要人物林黛玉这个形象更是曹雪芹毕生心血凝铸而成。可惜,《红楼梦》原稿的破损、残缺与迷失,使我们无从得睹原貌,遂成千古遗恨。书中对林黛玉眼睛的描写的残缺就是这一巨大损失中的一个。

通行本第三回中,林黛玉第一次出场时,我们对林黛玉眼睛的印象是从贾宝玉的观察中得来的:“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然而,我们知道,这并非曹雪芹原著,而是后人妄笔,林冠夫先生在《传神阿堵》一文中对此有详论,这里不必多言,只有一点要补充。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这个对仗严格说起来并不工整。“蹙”字按词典上解释当为:“皱(眉头),收缩”明显为一表示动作的动词,而“喜”却是一表示状态的词汇。“烟”乃无生命自然界之物,而“情”是高等动物特别是人才具有,这里面是有差别的。事情到这里并未结束,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这后人的补笔是怎样来的,二是原文的本来面貌如何,或应当怎样描写林黛玉的眼睛。

“似喜非喜”和“似睁非睁”

我认为这个最早于梦觉本中出现的“似喜非喜含情目”虽是后人妄笔,但非天外神笔,而是把小说中对贾宝玉的相貌描写生搬硬套于林黛玉头上而造成的,使得林黛玉的眼睛与眉毛非常不协调,更与其气质,遭遇不符。试看原文是怎样描写贾宝玉刚出场时的相貌的: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如刀裁,眉妇墨画,鼻如悬胆,睛如秋波,级怒时而似笑,即嗔视而有情。

换了衣服后的描写为:

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天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注意笔者打了黑点的关键词:“似笑”、“有情”、“多情”、“若笑”、“情思”, 宝黛二人的眼睛何其太相似也!我认为还种相似不是用巧合能解释的。宝黛二人是生死恋人,思想、情感相通,大概是提笔妄补之人认为他们的眼睛也应该长得相似吧。虽然错了,错的也好象有些道理,不必过于责怪。

当然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找出错误,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探佚”即通过各种手段来找出原著的本来面目,即使不是因为破损和迷失而是残缺,曹雪芹本人没写,或写了又删去,我们也要努力补写出符合上下文,符合人物形象的文字来。
通阅全书(前八十回),小说中对林黛玉眼睛的描写还有两处。第二十三回“妙词通戏语”时:

登时汪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
第二十六回“春困发幽情”时:

宝玉见他星眼微饧,香腮带赤。

饧,按词典上的解释为:“精神不振,眼睛半睁半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林黛玉的眼睛当为“似睁非睁”而决不是“似喜非喜”或已卯本的“似笑非笑”。这样早下结论似乎证据不足,但我们还有一条佐证可以帮助我们。《红楼梦》中有一条特殊的写作规律,就是人物往往相反对映着写,人物相貌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由一个人的相貌推知另一个人的相貌。如书中明说龄官和睛雯长得象林黛玉:一是“大有林黛玉之态”(第三十回),另一则是“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第七十四回)这种特殊性为我们“探佚”提供了不少帮助。

第三十回“龄官画蔷”中是这样写的:

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

蹙在词典上解释为:皱眉.这里当为眼睛微闭之意,可见龄宫当时的眼睛也应是“似睁非睁”而饱含泪水的。

联系版本上的现象来看就更有意思。甲戌本作为早期脂本之一,不管人们对它有什么看法,其独特重要性是一致公认的,特别是前几回大量的脂批为我们提供了大批研究资料。关于甲戌本中描写林黛玉眼睛的情况可见林冠夫先生的《传神阿堵》一文。甲戌本原文是“一双似口非口(目)口口”,后被孙桐生改为“似喜非喜(目)含情目”。其中两个“喜”字皆系覆改而成(原字不清),第二个空格中的“目”字被点去。这些空格旁也有行间朱笔侧批·“奇目妙目,奇想妙想”与上句的侧批“奇眉妙眉,奇想妙想”相对。

从我们掌握的资料看,这种行间朱笔侧批当为脂批无疑,况且这种脂批句式,别人是学不来的,我认为甲戌本原文应是“似睁非睁(目)口口”林老师认为“费解”的侧批就是批这“似睁非睁目”的。

问题到这里并未完全解决,前面说过,“含情与烟”并不相对,而甲戌本这里也是残缺,曹雪芹在这里没有作出任何表示,只为留空格以待。别的地方也无线索,内证外证都没有。

看来这“目”前面的两个字并不好办,连曹雪芹都颇费思量的问题,后人如我辈者只好望洋兴叹、束手无策。但问题总不能老留着,我虽无能,总有能者;当令不能,还有后来人,故抛砖引玉,作一遗笑大方之举。
在曹雪芹笔下,林黛玉的眼睛不只是半睁半闭,而且还是常常泪眼不干。“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书中对他流泪的描写多不胜数,第一次出场就有“泪光点点”之句,而“大有林黛玉之态”的龄官则是“眼颦秋水,”可见这一类眼睛的特点之一是眼角充满泪水。大家闭眼想一想,正是这一重要特点使人更觉其楚楚可怜,是“病态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林黛玉的画像中,这一特点都得到体现,说明画家虽没有得到曹雪芹明确指示,但凭其天才想象和现实经验的积累准确地抓住了这一特点,这也得到大家的认可。

怎样用文字表现这一特点呢?我认为,借用己卯本中的墨笔旁改文字中的“含露目”可以表现其神韵。“露”既可用于形容人的眼泪,又是无生命的自然界之物,与“烟”相对也没有什么不妥。
《红楼梦学刊》1995年04期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